家庭系统排列个案分析-貌似儿童却又老气横秋的花季少年
点击:次 日期:2021-04-05

小杨,是一个十六岁的中学生,因为其上中学后很难控制随时可能发作的极度负面情绪及言行,已经不得不缀学在家。从十四岁起,父亲就带他走上了求助之路,先后到郑州、武汉、北京等地求医问药,无明显效果,有专家诊断为重度抑郁、轻度精神分裂的情况。但因一般心理测量及临床表现观查均无法下出明确结论,所以都建议服药观查同时做心理治疗,但心理治疗一年有余效果亦不明显,家长非常焦虑。
小杨及其父亲找到我是因为跟我学习催眠的学生转介而来,告知这个孩子时常举止怪异:有时突然就对身边的任何人乱发脾气;有时以头碰墙;在群体中一贯采取退缩的表现、但有时又会对同龄人说一大段别人听不懂的长篇大论。转介他前来的心理咨询师表示,已经在对其作了一段时间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行为训练,收到一定效果,但不理想。
来时见到小杨的第一面已经引起我的好奇,从事心理工作这些年来的训练,已经让我很难有机会对来访者产生这样的好奇了。我已经知道他十六岁了,但看到他时,仍不敢相信来人就是他。身高约在1.3米,体型略胖,走路左右摇晃,无论从背面、侧面还是从正面看,都是一个约八岁的孩子(即身材及动作小于实际年龄一半)。
当我跟小杨寒喧并开始谈论他在学校以及家中的行为情绪时,他表达了很大的认同及希望改善其现状的要求,希望能够重返学校。并且小杨表示,大部分时间他是可以让自己处于平稳状态的,但是无原由地爆发负面情绪及行为时自己无法控制。
接下来我观察到的的现象,就更加让人疑惑。特别使我十分不适的是,他的长像和说话语气也同样完全不是一个16岁的少年,与身材不同的是,交谈中看他的面貌酷似40岁的中年男士、而在沟通中他的语言表达竟完全像一个60岁的老人:有限度的谦卑,同时干练地配合我的说话,然后试图主导谈话的局面,让我跟着他的思路去走,而且口气中常常透出居高临下的感觉……
按照惯常的步骤,我了解了小杨的成长和家庭状况,应该是略优于普通家庭,家庭和谐经济宽裕,家长也非常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也并无特别的成长性心理创伤痕迹。
这时我开始有一个猜测的方向,就是在这个孩子的内心、在他的大脑中,有两股很强大的甚至是他完全不能控制的力量,在发生持续的对抗,这是能量心理学和家族系统排列的应用理论。凭着这个猜测,我着手运用催眠和家族系统排列为他开展辅导。
在心理工作者中,我是中国大陆华人中最早的系统排列师之一,也是首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业指导中心CETTIC系统排列指导师职业培训证书课程师资训练班的讲师,在跟随我的专业导师李中莹先生学成之后不久,在2005年就开始独立开展系统排列的个案辅导。
家族系统排列是德国的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整合发展出的一套辅导技巧,其主要形式是,把个案中重要的相关人事物关系,通过请人担当角色代表的方法呈现出来,并藉此分析个案发生的真像、找出事情解决的途径。迄今已经有很多的经验证明这个方法往往效果十分显著。
个案的展开是这样的:
选定四个角色,分别是“智慧小杨”——即小杨理性的部分(隐喻他有康复的可能)、“问题小杨”——即案主在问题中的部分、冲突因素A、冲突因素B。
当各个角色代表进入排列场域中,问到其感受时,“冲突因素A”表示非常害怕“冲突因素B”,而“问题小杨”表示很喜欢靠近“冲突因素B”,同时“智慧小杨”则愿意与“冲突因素A”交流。 约20分钟后,排列场域中的“智慧小杨”作了一个决定,慢慢地走到“冲突因素B”旁边,双手十指张开且拇指、食指呈钳状去掐“B”的脖子,并大声哭泣。这个过程辅导师并未作出任何的干涉,只是收集各角色代表的感觉资料。
至此已经可以分析出一些对个案有影响的关系所在。从家族系统排列的概念出发,一个分析个案的方向是:辅导过程中呈现出的现象,可能在当事人家族中有先辈曾出现过严重的伤害事件,或者是当事人有所隐藏、或者年代久远真不知道,但这个伤害事件可能因为对其中一方有很大的不平衡,因此这个不平衡的动力一直在家族系统的集体潜意识中起作用。
与小杨父亲的沟通及催眠回溯辅导,验证了上述猜测和分析。咨询师了解到,其家庭中连续三代男性均遗传较严重高血压病症,之前则没有。为了收集更多翔实的资料,对小杨的父亲采用了“年龄回溯”的催眠技术,杨父在催眠中回忆起很小的时候其身为军人的爷爷(小杨的曾祖父)曾提到过,自已在抗战末期亲手处决了当汉奸的三弟。
从家族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手足相残的严重事件,所以可能家族中人代代都在回避这个事件,而这个巨大的阴影就在家族中形成了一个始终未能化解的冲突的能量。由于集体潜意识的作用,家族每一代人中总会出现有人在潜意识深处去关注这件事,甚至此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这样。
因为是被认为正义的,所以往往在理性层面会无需再理会此事;但在内心中,哥哥与弟弟、杀人者与被杀者,如没有谅解出现,家族的良知会让杀人者的愧疚感自然而然的出现而不自知,于是他们就开始得病,以此来平衡自己的愧疚。因此连续三代就有了高血压类似的病状出现。小杨的父亲和爷爷在内心深处都记得并忠于了其中的加害者一方——曾祖父,所以病症状况是相似的。
但从排列个案中呈现,可能在小杨这一代他却认同了被害一方,也就是他曾祖的三弟,所以再现出了他与加害一方的对抗。参考海灵格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致人产生分裂症的动力。因为在集体潜意识的作用下,如遵循祖辈、父辈去忠于加害方(自己的曾祖)会为此用病症(高血压)来承担,以求达成平衡;但不知为何案主却又在内心认同了被害方(曾祖的三弟),同是家庭中的成员,则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巨大的且无法排解的。所以出现了其一边需要行为训练提升社会能力、同时谈吐中又老气横秋老到异常;一边身材不长高,像8岁的小孩、同时面貌又酷似40岁以上的成人、谈吐不亚于60岁的老者……等等。矛盾都已经完全体现到他的谈吐言行及外貌,你让他怎么能够自主控制那时时冲突的内在情绪呢?
此例的解决方案,是借用NLP技巧中的“感知位置平衡法”略作变通达成的。请小杨分别代表上述排列过程中的四个角色,先引导其中的“冲突A”和“冲突B”达成和解、而后“智慧小杨”与“问题小杨”也随之可以沟通了。外在的形式由此开始引领了内在的启动。
辅导共分四次结束之后,作为咨询师,给小杨的后续改善提出几条建议:1.建议短期内仍少量用药以维持其基本状态期待恢复;2.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可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以期加快恢复速度;3.教会小杨自己运用与潜意识沟通的技巧常练习自我催眠以巩固当前辅导效果。
此后第四个月,小杨在休学两年后回到学校,继续他的中学学习生活……
- 上一篇:改善失眠状态,化解深层恐惧是关键之一 | 系统排列(家排)个案
- 下一篇:没有了